清山涧十日谈:课本

一、问题

有一天,我躺在床上半梦半醒,虽然梦中没有被苹果砸中,但是却实实在在地被手中滑落的手机砸中了,突然想到,未来的课本长什么样?

二、传统

人类文明对于事物的记录方式经历了好几次的更迭。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,从刻录竹卷到造纸术的发明……我们目前有相当大一部分信息的记录是依靠“纸”作为媒介来记录和保存。

为了回忆得更具体些,我翻箱倒柜,翻开书柜里散发着印度香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:

《沁园春·长沙》

选自《毛泽东诗词集》(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)
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

选自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(《十三经注疏》中华书局1980年版)

《鸿门宴》

节选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(中华书局1963年版)

……

瞧,无论是文集诗集,还是演讲新闻,在现今的课文中都是有纸质载体存在的。我们的教材编者从文本中摘录改编,形成另外一个纸质载体,供人们学习。

三、新技术:载体

人的五感分别是:听觉、视觉、味觉、嗅觉和触觉。我们人类的记录技术其实也围绕着这五感在不断进步。

尤其是近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,让我们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。

相机的出现让我们可以方便地记录眼前发生的事情,比绘画雕塑来得更快更精确。

留声机的出现让我们可以听到京中善口技者的现场Live,“声”临其境,

摄像机的出现让我们甚至可以动态的记录眼前发生的事情,辅佐上录音功能,电影、纪录片、电视剧等纷纷出现。

甚至如果用3D摄像机,辅以VR眼镜、更精密的多声道技术(如杜比音效)和高清震动(如Joy-Con和iPhone),你可以基本上达到真正的“身”临其境。

……

那么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新事物的载体是什么?他们又是通过什么媒介如何传播?

最直接的载体就是胶片、录像带、磁带、光碟、软盘、硬盘、闪存——他们往往分散在我们每一个个体和家庭的储物柜,个人电脑和移动电话等智能设备上——或者我之称为附着载体。在这个万物上云的时代,则是由无数硬盘构建成的大型数据中心作为他们的存储和备份中心,或在北极的寒风之间,或在太平洋深海之中,或在贵州的群山之下。

目前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也在稳步推进,目前,幻灯机、投影仪、交互平板(如Seewo)和iPad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多样了。作为对教材的平面内容的补充,在教学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已经引入了多媒体教学。不过内容的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任课老师的宽度和深度。(这里我很感激我的历任语文老师从不吝啬她们的时间,想办法在尽可能少的资源中创造资源拓展我的宽度和深度。)

创新上,谷歌推出了数字博物馆计划Google Art Project,这其中还包括一些AR项目,让学生和艺术爱好者足不出户就能与人类文明的结晶近距离接触。这其实就是一种开放式“课本”,一种尽可能向“沉浸式”靠拢的“课本”。

未来的课本可能不再是单纯的一个“本”了:会纯电子化吗?甚至会是另一种目前超出我们想象的形态吗?

都可能是的。

我想无论什么形态,都一定能够完整的展示各种载体下的内容,不限于传统的文字和图片,音乐,视频,甚至完整的可视化可触摸3D物体都要能够容纳进去。

想象一下:这种全新形态的课本,可以模拟出真实的书画珍品,你能触摸到纸张的凹凸不平,闻到水墨油彩;你可以在《千里江山图》做一只“飞鸟”,可以模仿乾隆过一把给名画“盖章”的“瘾”在乐趣中体味中国诗、书、雕、绘一体的文化;你可以在宁古塔和南山下“采访”一下当事人,了解一下当事人的心声……

(附:其实这里有一个更加抽象的“载体”是知识图谱,只要我们数据够大量,知识图谱可以立刻索引生成我们想要的所有东西,且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的。大胆预言一下。完备的“知识图谱”技术成熟并加以运用后,会颠覆整个教育和信息行业,人类社会将会迈进一个全新的时代。)

四、新形式:体裁

现在每年中国的图书出版量依然巨大,但是广泛的比例的人群发布、传递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形式却变了,一切都得从“互联网”说起。

新世纪以来,在政府的积极政策支持下,中国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迅猛,互联网不再像20年前那样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或者富有的家庭才能接触。近几年互联网下沉市场波涛汹涌,更广泛的人能接触更广大的世界,更开放的信息更加自由地在更广泛的阶层之间流动。根据2019年年中的《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统计数据,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六成,在去年年中已经有超过8.5亿网民,仅仅半年“网上邻居”又添加将近3000万。

古有楚辞离骚,诗词歌赋,今有Blog和Vlog。从早期的电子布告板(BBS)到天涯人人贴吧知乎豆瓣,从聊天室到QQ群微信群,从部落格到微博,从QQ空间到微信朋友圈订阅号,一种形式的消亡伴随着一种新形式的兴,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互联网上创造各种数据,且以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方式。不仅仅是雨后春笋般的自媒体,甚至越来越多的传统作家尝试在互联网上创作,各大纸媒也开始运作微信公众订阅号和新浪微博。在各大互联网公司多年来苦心经营培养用户习惯后,人们也更愿意在互联网上付费了,“知识付费”也成为了人们广泛接收的事物。

纸质书的地位也正在发生改变,角色也正在发生改变。

假期里回到陪伴我长大的新华文轩书城,纯书本区域进一步萎缩,更多地摆上了“新科技”的学生平板和文具日用。

我是去买日语书的,在我上上下下跑了几次后,终于在角落找到了被打入冷宫的小语种:日语书籍规模从以前的几个大柜子数量萎缩到了一个柜子里的几排,稀稀拉拉,东倒西歪——甚至连黄皮书经典《人教版新标日》这种十多年来初学者入门书籍都已经没有卖了。

正所谓“窥一斑可见全豹”,纸质书似乎没有了“往日威风”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可以预见纸质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无可替代的——就算其他种类的书出版商全部“关门大吉”了,至少还有“中小学教辅”这颗常青树屹立不倒,亦或者青少年读物打着“不伤眼”的旗号苟延残喘下去。

从某种角度说,当今的书籍属性中作为“收藏品”的角色更重要了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轻便的带水墨屏的Kindle或带有夜览和原彩显示等护眼功能的iPad阅读书籍,阅读完毕后,不少人会再买一本纸质书作为收藏品,或“束之高阁”,或“装点房屋”。

无论如何,纸质书出版商的相对出版量和品类没有以前大了。

如此,教科书的选材必定会有“新事物”涌入。

去年,国家图书馆启动“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”,这意味着超过2000亿条新浪微博会被记录到国家图书馆,这是国家重视数字文化的保护和保存的一项举动。

想想一下,或许你我某一天“无病呻吟”的微博动态甚至其中的表情包都将成为几千年后历史学家研究“古代”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。或者被搜集编撰一下,入选两千年后的学校课本里。

历史车轮滚滚向前,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正在创造历史。

五、新内容:题材

题材自然还是分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,但可以预见的是,纵观人类历史,任何“神话”题材最终都将会“世俗化”成更广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。

主题内容答仍然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,其中去伪存真,去政治化,追求生活和工作哲理化一定是趋势。

由于懒这部分大家可参考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材编写趋势。

六、未来

“翻开”未来的课本,可能看到如下新增内容:

《二十一世纪00年代早期的流行语与流行文化鉴赏》,作者沵嬡芣嬡莪,选自《jianshu.com简书专栏》(火星数字信息博物馆2040年展)

《“电子鸦片”经济学:麻花藤传》,作者wybzdqgsmmz,选自《2222年新浪博客精选》(中国国家电子图书馆2020年版)

《山东日记:临沂网戒中心没有新闻》,作者匿名,选自《东方新闻作品选读》

《如何看待勃学?》,选自《论知乎语》(中文互联网归档馆2015年版)

《敏感词大全》,选自《该内容依据相关法律无法显示》(InternetNeverForget.org 2013年版)

《战疫始末》,选自《说说动态》(xiaotxt的QQ空间2020年2月)

《俗世奇人:互联网早期市井文化大赏》,选自《快手抖音2017年度榜单》

《青春进行时》,选自《人人网朋友网》(youngarchive.org2030热搜榜)

《震惊!是什么让他们男默女泪》,选自《UC浏览器2007-2017年推送选编》(阿狸爷爷出版社2067再版)

《迷懵教你月薪五万》,选自《宇宙第一网红教你做运营》(老乡校友出版社2040年版)

……

因为疫情深宫禁足中的清山居士

2019年2月9日写于家中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