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山澗十日談:課本

一、問題

有一天,我躺在床上半夢半醒,雖然夢中沒有被蘋果砸中,但是卻實實在在地被手中滑落的手機砸中了,突然想到,未來的課本長什麼樣?

二、傳統

人類文明對於事物的記錄方式經歷了好幾次的更迭。從結繩記事到甲骨文,從刻錄竹卷到造紙術的發明……我們目前有相當大一部分信息的記錄是依靠“紙”作為媒介來記錄和保存。

為了回憶得更具體些,我翻箱倒櫃,翻開書櫃里散發著印度香的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一:

《沁園春·長沙》

選自《毛澤東詩詞集》(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)

《燭之武退秦師》

選自《左傳·僖公三十年》(《十三經註疏》中華書局1980年版)

《鴻門宴》

節選自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(中華書局1963年版)

……

瞧,無論是文集詩集,還是演講新聞,在現今的課文中都是有紙質載體存在的。我們的教材編者從文本中摘錄改編,形成另外一個紙質載體,供人們學習。

三、新技術:載體

人的五感分別是:聽覺、視覺、味覺、嗅覺和觸覺。我們人類的記錄技術其實也圍繞着這五感在不斷進步。

尤其是近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,讓我們記錄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。

相機的出現讓我們可以方便地記錄眼前發生的事情,比繪畫雕塑來得更快更精確。

留聲機的出現讓我們可以聽到京中善口技者的現場Live,“聲”臨其境,

攝像機的出現讓我們甚至可以動態的記錄眼前發生的事情,輔佐上錄音功能,電影、紀錄片、電視劇等紛紛出現。

甚至如果用3D攝像機,輔以VR眼鏡、更精密的多聲道技術(如杜比音效)和高清震動(如Joy-Con和iPhone),你可以基本上達到真正的“身”臨其境。

……

那麼這些新技術帶來的新事物的載體是什麼?他們又是通過什麼媒介如何傳播?

最直接的載體就是膠片、錄像帶、磁帶、光碟、軟盤、硬盤、閃存——他們往往分散在我們每一個個體和家庭的儲物櫃,個人電腦和移動電話等智能設備上——或者我之稱為附着載體。在這個萬物上雲的時代,則是由無數硬盤構建成的大型數據中心作為他們的存儲和備份中心,或在北極的寒風之間,或在太平洋深海之中,或在貴州的群山之下。

目前對於新技術的應用也在穩步推進,目前,幻燈機、投影儀、交互平板(如Seewo)和iPad讓我們的教學變得更多樣了。作為對教材的平面內容的補充,在教學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已經引入了多媒體教學。不過內容的豐富性完全取決於任課老師的寬度和深度。(這裡我很感激我的歷任語文老師從不吝嗇她們的時間,想辦法在儘可能少的資源中創造資源拓展我的寬度和深度。)

創新上,谷歌推出了數字博物館計劃Google Art Project,這其中還包括一些AR項目,讓學生和藝術愛好者足不出戶就能與人類文明的結晶近距離接觸。這其實就是一種開放式“課本”,一種儘可能向“沉浸式”靠攏的“課本”。

未來的課本可能不再是單純的一個“本”了:會純電子化嗎?甚至會是另一種目前超出我們想象的形態嗎?

都可能是的。

我想無論什麼形態,都一定能夠完整的展示各種載體下的內容,不限於傳統的文字和圖片,音樂,視頻,甚至完整的可視化可觸摸3D物體都要能夠容納進去。

想象一下:這種全新形態的課本,可以模擬出真實的書畫珍品,你能觸摸到紙張的凹凸不平,聞到水墨油彩;你可以在《千里江山圖》做一隻“飛鳥”,可以模仿乾隆過一把給名畫“蓋章”的“癮”在樂趣中體味中國詩、書、雕、繪一體的文化;你可以在寧古塔和南山下“採訪”一下當事人,了解一下當事人的心聲……

(附:其實這裡有一個更加抽象的“載體”是知識圖譜,只要我們數據夠大量,知識圖譜可以立刻索引生成我們想要的所有東西,且無論是抽象還是具象的。大膽預言一下。完備的“知識圖譜”技術成熟並加以運用後,會顛覆整個教育和信息行業,人類社會將會邁進一個全新的時代。)

四、新形式:體裁

現在每年中國的圖書出版量依然巨大,但是廣泛的比例的人群發布、傳遞和獲取信息的方式和形式卻變了,一切都得從“互聯網”說起。

新世紀以來,在政府的積極政策支持下,中國的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迅猛,互聯網不再像20年前那樣只有高級知識分子或者富有的家庭才能接觸。近幾年互聯網下沉市場波濤洶湧,更廣泛的人能接觸更廣大的世界,更開放的信息更加自由地在更廣泛的階層之間流動。根據2019年年中的《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》統計數據,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六成,在去年年中已經有超過8.5億網民,僅僅半年“網上鄰居”又添加將近3000萬。

古有楚辭離騷,詩詞歌賦,今有Blog和Vlog。從早期的電子布告板(BBS)到天涯人人貼吧知乎豆瓣,從聊天室到QQ群微信群,從部落格到微博,從QQ空間到微信朋友圈訂閱號,一種形式的消亡伴隨着一種新形式的興,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互聯網上創造各種數據,且以我們這個時代獨特的方式。不僅僅是雨後春筍般的自媒體,甚至越來越多的傳統作家嘗試在互聯網上創作,各大紙媒也開始運作微信公眾訂閱號和新浪微博。在各大互聯網公司多年來苦心經營培養用戶習慣後,人們也更願意在互聯網上付費了,“知識付費”也成為了人們廣泛接收的事物。

紙質書的地位也正在發生改變,角色也正在發生改變。

假期里回到陪伴我長大的新華文軒書城,純書本區域進一步萎縮,更多地擺上了“新科技”的學生平板和文具日用。

我是去買日語書的,在我上上下下跑了幾次後,終於在角落找到了被打入冷宮的小語種:日語書籍規模從以前的幾個大柜子數量萎縮到了一個柜子里的幾排,稀稀拉拉,東倒西歪——甚至連黃皮書經典《人教版新標日》這種十多年來初學者入門書籍都已經沒有賣了。

正所謂“窺一斑可見全豹”,紙質書似乎沒有了“往日威風”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可以預見紙質書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是無可替代的——就算其他種類的書出版商全部“關門大吉”了,至少還有“中小學教輔”這顆常青樹屹立不倒,亦或者青少年讀物打着“不傷眼”的旗號苟延殘喘下去。

從某種角度說,當今的書籍屬性中作為“收藏品”的角色更重要了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輕便的帶水墨屏的Kindle或帶有夜覽和原彩顯示等護眼功能的iPad閱讀書籍,閱讀完畢後,不少人會再買一本紙質書作為收藏品,或“束之高閣”,或“裝點房屋”。

無論如何,紙質書出版商的相對出版量和品類沒有以前大了。

如此,教科書的選材必定會有“新事物”湧入。

去年,國家圖書館啟動“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項目”,這意味着超過2000億條新浪微博會被記錄到國家圖書館,這是國家重視數字文化的保護和保存的一項舉動。

想想一下,或許你我某一天“無病呻吟”的微博動態甚至其中的表情包都將成為幾千年後歷史學家研究“古代”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依據。或者被搜集編撰一下,入選兩千年後的學校課本里。

歷史車輪滾滾向前,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正在創造歷史。

五、新內容:題材

題材自然還是分為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,但可以預見的是,縱觀人類歷史,任何“神話”題材最終都將會“世俗化”成更廣泛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。

主題內容答仍然是與時代緊密結合的,其中去偽存真,去政治化,追求生活和工作哲理化一定是趨勢。

由於懶這部分大家可參考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教材編寫趨勢。

六、未來

“翻開”未來的課本,可能看到如下新增內容:

《二十一世紀00年代早期的流行語與流行文化鑒賞》,作者沵嬡芣嬡莪,選自《jianshu.com簡書專欄》(火星數字信息博物館2040年展)

《“電子鴉片”經濟學:麻花藤傳》,作者wybzdqgsmmz,選自《2222年新浪博客精選》(中國國家電子圖書館2020年版)

《山東日記:臨沂網戒中心沒有新聞》,作者匿名,選自《東方新聞作品選讀》

《如何看待勃學?》,選自《論知乎語》(中文互聯網歸檔館2015年版)

《敏感詞大全》,選自《該內容依據相關法律無法顯示》(InternetNeverForget.org 2013年版)

《戰疫始末》,選自《說說動態》(xiaotxt的QQ空間2020年2月)

《俗世奇人:互聯網早期市井文化大賞》,選自《快手抖音2017年度榜單》

《青春進行時》,選自《人人網朋友網》(youngarchive.org2030熱搜榜)

《震驚!是什麼讓他們男默女淚》,選自《UC瀏覽器2007-2017年推送選編》(阿狸爺爺出版社2067再版)

《迷懵教你月薪五萬》,選自《宇宙第一網紅教你做運營》(老鄉校友出版社2040年版)

……

因為疫情深宮禁足中的清山居士

2019年2月9日寫於家中

發表評論